欢迎来到电动三轮车网

郑德明的“新长征路” ——用诗人的情怀与商人的勇气影响新能源汽车的运营模式

  2016-09-07 阅读:2239
 )2016年1月4日,西安当地媒体公布上一年空气污染天数为114天,雾霾毫无悬念地入选陕西十大气候事件。时间正好是2015年,在古城西安生活了15年的郑德明决定有所改变,包括自己的事业,也包括个人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郑德明从不猜测,在这样一个历史性进程中,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但他很肯定,这样的结局与他们这样的群体肯定存在关联。

 

2015年10月份,西安新增一家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这不是古城第一家,但却是古城规模最大的一家,郑德明就是这家公司的“掌门人”。郑德明相信这样可以改变,从新能源汽车运营的商业模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环境。

 

西安,是第一站

 

在郑德明的一个月里,至少有20天出差在外,或是奔波于全国各个运营分公司,或是考察与开发新的运营市场。看上去更像“工作狂”的“霸道总裁”,与人闲聊时更愿聊起西安。“去西安了,我告诉你去哪里玩,去哪里找西安美食”、“西安电影制片厂有很多旧物道具,很有年代感”“西安城墙的年代与建筑的厚重,西安秦腔的豪气与腔调”。这些仿佛都是一个地道陕西人的家乡情怀。倘若仅从聊天的内容判断,你会觉得他是个“西安土著”,而事实上他是一位东北人。东北平原生来的豪放,与关中平原的温及沉稳在郑德明的性格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而在日后的各种决策中似乎都能看到这种性格的影子——理性和果断。

 

如今郑德明有着两个重要的身份,绿洲新能源集团副总裁、杭州绿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绿洲集团开办了国内第一家民营新能源商用车运营公司,经过四年的发展其份额在国内新能源商用车运营领域稳坐第一把交椅,目前在全国20多座城市建起了运营分公司以及办事处。在杭州上城区解放路85号,郑德明的办公室位于大楼的第10层,紧挨着办公室的会议室有一张地图,密密麻麻的标注着运营市场的区位。那是郑德明从2015年初至今在整个行业里留下的所有足迹的缩影,也是他的战场。

 

2.jpg

 

在进入行业之前,郑德明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了多年,2012年辞职下海做过传媒公司,打造了国内第一家裸眼3D和全息成像的技术团队,2014年创造了第一个自有品牌---朴素,在互联网领域用了半年时间做成互联网文玩行业的翘楚,做过素食茶斋,还经营过酒吧。2013年其著作《中国式饭局》更是以230万本的销量成为国内社科类出版物销售冠军,此后的《资源整合赢天下》、《舌尖上的力量》等系列丛书也销售不俗,成为享有名气的畅销书作家和市场销售资源整合专家;多年的工作和经商的经历让郑德明对政策与市场的把握更加准确。在决定进入行业之前,郑德明就对政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如何定位、怎么整合、做出怎样的改变,在他的心里早已有杆秤。

 

3.jpg

 

“我对生活始终有着很美好的向往”郑德明说。做朴素,做素斋,对郑德明来说是一种兴趣使然,这也与他自己的性格有关。他一直称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商人,虽然身在商海,但他更注重有品质、有内涵的生活。也正因如此,柴静的《苍穹之下》给了他前所未有的触动,他开始思考电影《美人鱼》里的问题“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滴纯净的水,也没有一口干净的空气,我们活着可还有意义?”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是因为复杂,是因为做起来就意味着开始一条新“长征路”,而郑德明想试试。

 

撇开商人的身份,郑德明更像一位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但他又是理性的。凭着自己对市场与政策的把握,他在2015年初踏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接受其最好的兄弟也是行业领路人绿洲新能源集团董事长王坤先生的邀请,在西安成立了第一家运营公司,这是郑德明在行业里的第一站。

 

4.jpg

 

绿田,是一次变革

 

2015年11月,以郑德明为掌舵人的西安运营公司成立,首批投入新能源商用车100台。截止到2015年底,这家刚成立的运营公司就步入正轨。这一年,郑德明,在西安已经生活了15年。

 

正如诗人还没来得及向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就开始新的创作一样,郑德明再次接受集团的建议,在与浙江一家新能源完整产业链的集团公司达成合作之后成立了杭州绿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郑德明正式出任总经理一职。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广的核心在于寻找到一种适合的模式,那绿田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对绿洲来说这家年轻的公司更是一种变革。

 

在郑德明的规划和实践里,绿田应该在行业里打造一个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当有“山”,有“水”。绿洲的运营核心是专注车的运营,新的公司在运营经验上做了提升,确定了完整的四大版块。第一版块是做车,不仅做商用车运营,也做物流车、专用车及乘用车的运营,同时借助集团庞大的国内运营网点开始从事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第二板块是做充电桩及充电站运营;第三板块是做储能电池再回收利用;第四版块是做互联网,要打造桩联网及车联网。“前三者是绿田打造的三座大山,互联网就是环绕这三座山的水,用水把山盘活,做新能源汽车综合运营商”郑德明说。

 

在郑德明看来,绿田实现“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必然。随着运营车辆的增加,绿田需要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管理和监控车辆运营,随着不断增加的充电桩及充电站,绿田需要搭建一个完善的桩联网,通过桩联网满足自有车辆的充电需求,同时建立在共享共赢基础上,通过桩联网满足大众充电需求。

 

5.jpg

 

从西安到杭州,郑德明需要开拓一片新的疆土,建在杭州的总部就要成为铺开全国市场的“大脑中枢”。运营一家全新的公司,摆在郑德明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打开局面,让绿田迅速在市场上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借助集团的运营经验和优势,郑德明带着绿田同样选择了运营难度相对更高的新能源商用车。但区别明显的是这一次郑德明放弃了利润很高的新能源公交车,转向了通勤车与旅游车。

 

选择通勤车与旅游大巴并非刻意去标新立异,是由需求而来,是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以及成本与利益之间博弈的结果。郑德明绝对不是一个只会谈情怀的商人,他清楚只有公司活着,运营模式活着,才能一步步实现情怀上的那些许诺。在这一点上,郑德明对数字极其敏感。

 

6.jpg

 

选择通勤车与旅游车是绿田差异化发展的一次尝试,结果的成功也在郑德明的意料之中。郑德明分析称,公交每一天的行驶里程在300公里左右,一年差不多10几万公里,电池的质保期为5年20万公里,这就意味着投入车辆的电池在2年内就无法使用,但在运营成本中电池占据一半以上,更换电池在当今依旧还是天价。与传统汽车比较,就意味着用户需要花更多钱才能保证投入车辆继续使用。但通勤车和旅游车不同,通勤车单日行驶里程不到80公里,续航要求更低,虽然利润较低,但运营时间长,维护成本很低,收益更稳定。

 

旅游行业的一日游也是一种商机,正常的旅游大巴运行成本极高,每公里达到2.5元,纯电动大巴在同等情况下1公里仅需7毛钱左右。针对一日游而言,由于旅游地点的固定,充换电相对更容易实现。绿田的差异化选择也使企业在全国迅速打开市场,并获得话语权,运营也迅速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郑德明告诉记者,绿田马上会启动一个移动餐车,移动售卖车的项目,这个项目将新能源汽车与移动餐饮进行了融合。项目预计在今年9月份启动,首批投入车辆将达到2000台,郑德明透露,这一项目落实也是需求倒推的结果,在行业里首创了自定义式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推广一定是要反应用户需求,流动餐饮看似是老百姓的小买卖,但整体需求却是庞大的。”。

 

7.jpg

 

升级,是一次整合

 

“绿田新能源与东风时空携手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再推一款经典产品ER30......”7月28日,郑德明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并配上了车型图片及一张自己身着潮流T恤和短裤的图片。这该是郑德明低调的宣布绿田进军乘用车运营的一次圈内“新闻发布会”。8月2日,郑德明在大厦10楼的会议室召开了一次会议,为整个团队分析乘用车运营的政策及市场环境。进入乘用车运营势在必行,而同在规划内的还包括新能源物流车。

 

熟悉绿田的人不难发现,对绿田来说这是一次很明显的转型升级。如此一来,在整个“车、桩、储、网”系统中,“车”的版块将涵盖商用车、专用车、物流车及乘用车所有领域。绿田接下来要做什么,做成什么样,自然也将成为这个行业关注的焦点。

 

8.jpg

 

这才是郑德明,可以静静地在运河旁边找一间古色古香的茶楼享受生活,在他看来工作太快,需要放慢脚步。走出茶楼或者一间诗情画意的民宿,他又能自信地成为焦点。

 

新能源商用车在运营上对资金、资质、充电要求都非常高,利用商用车的经验进入乘用车和物流车,对郑德明而言,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因为他已经不担心绿田在市场上的话语权问题。郑德明说,涉足乘用车与物流车,渠道、模式和团队都是现成的。原先商用车的模式,可以当地销售,可以以租代售,也可以与当地运营商合作,因此前期物流车与乘用车完全可以适用这种成熟的模式。

 

当然这种自信不仅来自理论行的分析,在商用车运营之初,郑德明已经为这种转型升级做了铺垫,充电桩与充电站的建设就是最好的支持。为满足自身车辆的充电使用,绿田前期已经在市场上铺设了大规模的充电站与充电桩。“我们的商用车充电站,多数都是直流大功率,在这种场景下很容易铺设交流快充与普通交流充电桩,能很好的解决物流车与乘用车充电的问题。”

 

9.jpg

 

创新,是一种共享

 

近几年国内市场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也遇到了瓶颈,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就首当其冲。梳理媒体公开报道不难发现,充电市场的运营商在建设充电桩与充电站时,解决用地、变压器、大功率用电上一直困难重重。郑德明总结称,单纯为建桩、建站而进行的运营,至少要花费一到两年时间才能最终建成。

 

不同的是,绿田在整个运营市场是一家少见的既做车又做桩的企业。在进入物流车与乘用车运营后,在模式创新上郑德明也将开始新一轮的部署,这种部署的核心是共融。郑德明透露,在原有充电站的基础上,绿田要把每个充电站打造成小型的新能源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内,商用车、物流车、乘用车都可以进行充电,甚至可以尝试“充电站+换电站”的模式;同时借助综合体打造“司机之家”,利用充换电时间,为司机提供休息服务。如此布局的好处在于,运营商可以通过“司机之家”收集问题,并将问题很好的反映给整车企业。不仅如此,厂家还可以在综合体内展示产品,司机可以试乘试驾,借此增强用户粘度。

 

10.jpg

 

“司机之家”在运营层面延伸出更大的意义当在维保。郑德明称,在“司机之家”的平台上车辆充电和维修保养可以同时进行。“传统的汽车有4S店,将来新能源汽车也应该有,未来哪一家把维保做在前面,哪一家就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郑德明解释称。增强用户粘性的过程也直接保证了充电桩及充电站的使用频率,这就为后期充电桩、充电站的广告投放提供了可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11.jpg

 

直面问题,是一种态度

 

在这个行业里,郑德明是沉稳的,也是犀利的,在行业的圈子里是一位“敢言”的代表。对整个行业的分析郑德明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表现出很明显的理智、警醒与共赢的特点。

 

对骗补的调查、物流车推荐目录迟迟未出、商用车补贴下降等行业信号的释放都表明行业在走出一味的疯狂生长,转向更理智的发展;不仅如此,国家的政策变化也给行业参与者带来警醒,无论是车厂、运营商,还是配件商都要规规矩矩做事,合理合法合规的推动行业发展。

 

12.jpg

 

当然这其中,郑德明更看重共赢,他认为在过去的半年多里,行业举行了多场有价值的论坛与沙龙,运营商也自发的联合起来,探讨政策、分析市场,共谋出路。“我们现在就需要把伤口撕开,解决问题,运营商之间要不断融合,分享经验,共享模式,通过公开传播为运营商不断积累实战经验,谋取未来发展”郑德明如是说。

 

在行业里做行业的事,郑德明也深谙这个行业目前的问题。对此郑德明告诉记者,目前整个行业暴露的问题首先是产品问题,目前国内的产品研发及生产并不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而是以政策补贴为导向,用户体验和使用很难保障;其次是市场应用,在产品应用上,正向开发明显优于逆向开发,但目前大多数主机厂电池、电机、电控三大件均很少独立开发。“这就像三兄弟生活一样,大家一起长大更了解彼此的秉性,契合度非常好,但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三大件配合度依旧很差。”郑德明形象的比喻说。

 

13.jpg

 

除了产品及应用,郑德明认为更大的问题暴露在维保上。电动汽车不同于传统汽车,传统车的维保非常密集,但新能源汽车自2012年借助政策红利大规模发展开始,主机厂都只注重扩大生产,维保一直滞后,随着使用越来越频繁,眼下的维保很难匹配。而在这一点上,郑德明相信绿田布局的“小型综合体”可以产生有利影响。

 

安全也是一大难题,“车是要坐人的,凡是涉及生命,问题都很严重。今年也陆陆续续有一些烧车事件,虽然没有人因此丧命,但谁也难以保证每天行驶的车辆都可以侥幸逃过灾难。”如果未来需要用户得到更放心的体验,安全是必须保证的前提。

 

未来,是一种情怀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在新能源汽车运营上,郑德明只是运营群像的个体。对郑德明,甚至是整个运营圈而言,他们都是先行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在未来的种种可能难以预料时,郑德明喜欢用鲁迅的这句话勉励自己。

 

14.jpg

 

“我们很踏实地将每个想法落地,不断形成经验,也许我们会走得很辛苦,但对后来者而言,大家能走的路将更宽,更方便。补贴、政策有与没有,或多或少,行业都要找到未来,要正常的运转,这个过程中运营商的作用和责任很大。”对郑德明来说,运营商要始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责任,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不断将客户需求反映到主机厂,由主机厂研发生产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将新能源汽车踏踏实实应用到生活中。

 

“电影《美人鱼》里有句话很值得回味,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滴纯净的水,也没有一口干净的空气,我们活着可有意义?选择了这个行业当有这样的情怀,有坚定的毅力走下去。也许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预期的美好,但几代人之后呢,一定会还世界一个洁净的地球。”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电动三轮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