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出口国外市场似乎成了我国电动车发展走出瓶颈的一根救命稻草。中国大陆海关的报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出口电动车(包括锂电自行车、铅酸电池电动摩托车、锂电池平衡车、锂电池扭扭车)共计为300余万辆,占整个电动车产量的10%。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573.6万辆,同比增长6%;出口31.1万辆,同比增长18.6%。这无疑缓解了我国电动车产能过剩的问题,通过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促进了生产和行业发展,作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更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电动车国外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2014年,我国电动车出口达到160多个国家与地区,而2015年增加到190多个国家与地区,涵盖范围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譬如欧盟、东南亚,甚至是伊朗、土耳其等中东国家以及南美市场。从300万的年出口量来看,显然这些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我国的电动车出口还大有可为。再加上自2015年1月1日起,国家相关部门做出了对电动车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5%增加到17%的规定,同时一改往年退税程序繁琐、时间冗长的审批,则采取先申报后审核的办法,从而大大简化了审批与退税的程序。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也是电动车出口的有利助推。
作为中国电动车“走出去”的代表,爱玛已经将旗舰店开到了瑞士,并表示将在德国迎来欧洲市场的第二家旗舰店。
但实际情况并不如看上去那么乐观。这主要表现在电动车出口量在总产量中所占比实在太小。与我国自行车出口情况作对比就能看得更直观。去年我国自行车出口为6000万辆左右,占到全球自行车产销量的2/3和中国自行车产销量的三分之二。而电动车年出口仅300万辆,这还是逐年增长后的数额。据估计,我的电动车年产能在4000万左右,这样比较下来,区区300万的出口量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尽管出口退税率上调,但这实为一把“双刃剑”。有了财政支持,许多企业第一时间就想到把价格战蔓延到在国外市场的竞争中。这就带来了起码两个问题:一是低价电动车可能遭遇外国的反倾销保护而被设置高关税壁垒。这样的情况以前并不少见。二是价格战是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低价无法保证高质量。长此以往,不仅国产电动车在外国销不出去,还会对中国制造造成负面影响。
再说外国市场并不能一概而论,脱离实际国情搞出口无疑是行不通的。譬如说欧盟就对电动车要求更高,一般以进口锂电车为主,而东南亚国家一般进口铅酸电池电动车。在更高端的发达国家市场,只有极少的中国自主品牌销售,一般都采用代工的形式进行生产销售:将零部件从中国运往国外并在国外组装后贴牌上市,或者是连车架都是外国自己制造,仅从中国采购极有限的零部件组装。更不用说外国极其复杂的政治、经济、投资环境了。这些都是摆在我国电动车出口面前的几大不容无视的难题。
总而言之,言及出口是电动车发展的新出路还为时过早。中国企业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很多,水土不服的也不在少数。就大环境而言,电动车出口有推力也有阻力,这对每个车企来说都是一样,究竟能不能在国外市场上驰骋,还得看企业自身能不能看得清形势、生产出好产品,因地制宜实现中国电动车“中国造,外国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