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一家企业将向奥地利出口一种纯电动巴士,以满足其在2016年建立第一条电动巴士实验线路的需求。这种电动巴士可利用乘客上下车时间充电,每充电20秒可以跑5公里。此外,目前一些国内厂家开发出无线充电装置,为充电桩大规模进入家庭铺平了道路……
这些创新令人耳目一新:前者提高了电池的充电效率,灵活分配充电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目前纯电动汽车电池续驶里程的制约。后者解决了充电桩的占地、效率和成本等问题。科技的不断突破,让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充满期待。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充电桩、续航力、性价比等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新能源汽车得不到消费者认可,产销量上不去,怎么能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整车成本呢?
从长期来看,只要有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续航、充电等瓶颈不难打破,高昂的成本也能随着产能扩大而逐渐降低。如果按部就班地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较长过程,但减少环境污染时不我待。面对这一矛盾,需要一些新突破,以超常规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电动车领域,美国的特斯拉电动汽车独占鳌头,其创新思路的确值得借鉴。为了解决了电池功率问题,特斯拉将高能小型锂电池组合成大型锂电池组,虽不是电池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但也能满足当前需要;为了提高汽车续航力、减少电池体积等,其用轻质铝材代替较重的钢材,做成了车身龙骨,同样达到相应目的。
新能源汽车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转变观念,在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不拘一格,大胆创新,也需要政府助推。实际上,如果以传统汽车业的发展规律来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很有可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更不用谈超越了。发展新能源汽车还需要综合考虑成本、资源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比如,一些城市的天然气较丰富、价格较便宜,完全可以重点发展清洁燃气汽车;有些地区可以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建立风能、光伏或地热能充电站。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在“创新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新能源汽车未来几年的快速发展,值得期待。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