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大众事件发生前,柴油车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目前,人们可使用的内燃机主要有两种:汽油引擎与柴油引擎。柴油引擎有两大优势:油耗低、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少,这让柴油因此在欧洲成为主流。目前英国的柴油车占该国所有车辆三分之一,法国的柴油车占比则达八成。
欧洲主要国家,柴油使用率比汽油高——2014年各国柴油与汽油使用率
欧洲管太松 法总理:独厚柴油车是个错误
但柴油车并非完美无缺,虽然它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少,但氮、悬浮微粒等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却不低。 伦敦、巴黎等欧洲主要城市,近年来遭遇霾害及空气污染,柴油车难辞其咎。 英国《卫报》2015年9月初引述研究机构“运输与环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的测试数据,10款新柴油车里,有9款空污排放量超过欧盟标准7倍。 该机构经理亚契(Greg Archer)称:“这是影响我们城市空气污染的主因。 ”
和欧洲相比,柴油车在美国占比不到3%,远低于欧洲平均的50%。
原因一是,柴油车过去给美国消费者印象不佳。 1970年代通用汽车(GM)曾推出奥斯摩比(Oldsmobile)系列的柴油车,该款车以冒黑烟、恶臭及噪音闻名。 直到近年来大众等欧洲车厂标榜“干净柴油”技术,才逐渐洗刷柴油车在美国消费者心中的污名。
原因二是,为推广柴油车,欧洲各国对汽车排放氮及悬浮微粒的空污标准较宽松,但美国标准就相对严格,因此能符合规定、在美销售的柴油车较少。 “运输与环境”组织发现,欧洲各大车厂在美国卖的车款,排放的空污量比在欧洲销售的同款车要低,原因就出在美国法规比欧洲严。
这次大众出事,对柴油车前景将雪上加霜。 从市场面来看,在这次大众事件前,柴油车成长速度就已趋缓。从政策面来看,过去大力补贴柴油车的欧洲各国,也因为近年来的空气污染,开始检讨过去优惠柴油车的政策。
法国总理瓦尔斯(Manuel Valls)2014年12月就说,过去政策独厚柴油车是个错误,“需要提出解方逐步改善。 ”巴黎政府每年夏天就要禁止一半的汽车上路,以免空气再恶化。 在伦敦,每年有7千人死于汽车排放的空气污染,2015年4月最高法庭下令,要英国政府改善空气恶化,当局的对策之一是:从2020年开始,每辆柴油车行驶到伦敦市中心,要缴12.5英镑的空污费。
在市场及政策领域,柴油车已渐失去关爱,大众又偏在这时出事,只会让柴油车形象进一步恶化。
大众事件爆发之后,过去在柴油技术上投资的欧洲车厂,从奔驰母公司德国戴姆勒(Daimler)到法国标致(Peugeot),从德国大陆集团(Continental)到法国法雷奥集团(Valeo)等供货商,股价一天内重挫4%至6%,都反映市场对柴油车前景的看法。
零排放当道 奥巴马:盼2015年百万辆电动车上路
若柴油车持续走下坡,谁将成为汽车市场新宠? 一个替代选择是电动车。 这种车因为成本较高,还须常充电,至今未成主流。 不过电动车不像柴油车会带来空污,因此开始受到重视环保的各国政府青睐。
如美国政府鼓吹节约用油以保护环境,未来对新车油耗的规定更加严格,包括加州在内的10个州,甚至已订出车辆“零排放”政策的时间表。 联邦政府已花超过10亿美元补贴电动车,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宣示,希望2015年有1百万辆电动车上路——虽然至今销量远未及此数。 在可见的未来,电动车的政策优惠将越来越多。
此外,电池成本逐渐下降,也成为电动车普及化的优势。 美国加州大学运输研究所教授斯伯林(Daniel Sperling)表示:“随着电池成本下降,柴油车(相对于电动车)的成本优势不太可能再维持。 ”
各大车厂也见到这股趋势,2015年8月戴姆勒和BMW、奥迪(大众旗下品牌)组成联盟,以25亿欧元代价,购并诺基亚的云端地图数据子公司“这里”(Here),就是在为电动车做准备。 9月份的法兰克福车展,戴姆勒集团CEO柴斯切(Dieter Zetsche)表示,要扩大和其他德国车厂的合作,第一步就是从下一代电池技术开始。
除了德国车厂,美国最大车厂通用汽车,日前也宣布,其最新款电动车“雪佛兰伏特”(Chevy Bolt)将外销欧洲。 甚至其他非传统车厂也投入这个市场,苹果在9月下旬宣布,其研发的电动车将在2019年上市,而该公司投入研发电动车的“泰坦”团队(Titan),人数也增加两倍。 网络龙头Google研发6年的自动车(全由计算机控制),2015年夏天获准在加州普信道路测试。
大众事件除了有利电动车外,另一个受惠者就是汽油车。 汽油引擎的油耗虽不如柴油车,但近年来油价下跌,加上其空污不像柴油严重,间接抵消了其劣势。 尤其,汽油车多年来的技术与基础建设早已成熟,投资研究机构Evercore ISI,在此事件后就分析,“需求从柴油转向汽油将成为长期趋势。 ”
这次的大众事件,不会让柴油需求一夕就消失——目前卡车及火车等工业及货运业,对柴油仍有需求。 不过它却对消费市场带来冲击。 从政策及市场面来看,未来柴油车逐渐失宠的可能性不小,这也将是汽车市场的新转折点。
来源:台湾商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