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要从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发展规律分析,全社会应共同关注,高度重视预防措施,从生产、销售、维修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加强防范。
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应配套设置专门的充电装置,配备专用充电器,且尽量在通风敞开空间进行,也可拆下电池集中充电。集中充电场所线路敷设应固定安装,充电线路应选择合格、符合规范的线径,且应加装短路、漏电保护装置。充电应避免长时间过充电,电池充好电应及时切断电源,充电时长不宜超8个小时。避免发生火灾。
电动车火灾发生规律
1、火灾主要发生在充电阶段。蓄电池电线短路、充电器过负荷、电动自行车蓄电池故障等均为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整个电动车火灾的75%发生在充电过程,亡人火灾全都发生在充电过程和停放状态。
2、火灾多发时间为夜间。电动自行车多数在白天使用、夜间充电,充电时间6至8个小时不等,自夜间20时起充电,至次日凌晨2时基本可充满电,然而如继续处于充电状态,充电器、电瓶则会发热,造成过充电易引发火灾。据统计,85%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在夜间20时至次日凌晨5时。
3、火灾主要发生在建筑物的首层。电动车蓄电池一般重约17-28公斤,为了使用方便和防盗,多数都将其推放至住所内并充电,且多数选择停放在建筑首层的走道、门厅或楼梯间内,部分具备条件的集中停放在车棚、车库之中。
常见火灾原因
1、电动自行车自身问题。当前电动自行车质量良莠不齐,部分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成本,采取主锁直接控制电流开断的系统,每次启动时,控制器的充电电流通过锁的接触片,在两片铜触之间产生放电,产生的电弧氧化铜片,接触电阻逐步增大,产生的热量烧坏接头,造成电池的正负两极短路引发火灾。
2、电动车常处在带电状态。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设计上是可拆卸使用,然而在充电及停放过程中,与蓄电池相连的电动自行车电气线路仍处于通电状态。电气线路易造成外力损伤、绝缘老化,易造成一次短路或搭铁短路以及连接端接触不良等故障,引发火灾。
3、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质量不达标。部分生产厂家选用线径小、质量差的电线,插接元件质量低下,敷设时未按照规定对其线路进行捆扎,较大负荷时因超负荷发热或连接端口氧化污染导致电阻增大产生热量引发火灾。
4、用户私装防盗器,增加用电负荷。自行安装的防盗器电源线不与电源总线相连,也未与电气保护装置相连,易造成防盗器及其连接线发生火灾;用户私自改装的音响设施,增大了用电负荷,易造成线路超负荷。
5、充电操作不当。充电过程中充电器产生较大热量,部分车主未将电池及其充电装置放置于空旷且通风良好处充电,部分车主还误将可燃物覆盖在充电器或蓄电池上方,积热易导致引发火灾。
6、存放场所内的充电线路故障。目前多数住宅社区未设置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车棚内私接乱拉电线现象普遍。同一时间多辆电动车充电,如充电线路线径过小、且未采取短路或过载保护装置,则易造成充电过载、短路或发热,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7、充电器及蓄电池故障。目前,多数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缺乏过电流、过充电保护,蓄电池充满后无法转入涓流模式,而继续以大电流充电,导致蓄电池产生高温,腐蚀极板,易造成电池漏液或发热引发火灾爆炸。
8、采用易燃可燃零部件材料。电动自行车多使用硬质塑料等易燃可燃材料制作车身支架以外的构建及零部件,发生火灾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易造成人员伤亡。这是在密闭环境中,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易造成亡人的主要原因。
9、不规范安装电气保护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应在主回路上安装空气开关而舍弃安装,在分支回路上未安装保险系统,或未按要求安装电气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安装的空气开关经常出现起跳、保险丝熔断造成使用不便,用户自行改装,私自拆除保险装置缺乏电气安全保护。
10、部分电池“超期服役”。铅酸蓄电池一般使用寿命在1至2年,部分车主为了省钱,使电池超期“服役”,更有甚者购买返修过的旧电池,引发电池自燃引发火灾。(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