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电池行业闭着眼睛都能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无论是外部经营、还是内部管理,都应该注重精细化和科学化,不然别说赚大钱了,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
把毛利当净利,忽视成本因素!
把毛利当净利,这是初级老板最容易干的傻事,总觉着电池卖的比进货价高就赚钱了,没有成本意识。在毛利和净利之间,还有个非常关键的成本因素,毛利减去成本才是净利。可是,有些老板在成本计算方面也太简单了,只计算了可见成本。诸如租金、人力、税金、销售费用、仓库车辆、资金利息等等账面可见的成本,很少想到运营中还有个更大的隐形成本:诸如各种内耗、坏账或是误差导致的损失、库存货品超量超时积压、应收账款积压、资金周转率低、人员流失导致的交接事故等等,就没算这个细账了。
其实,这些隐形成本每个经销商都会有的,实际的数额甚至还会高过于可见成本。因为没有专业财务人员,也就没算这些细账,因为没算这些细账,也就不知道隐形成本究竟有多少。很多经销商每年浪费出去的钱,比老板赚到手的钱还多。当然,这事要是说到根上,往往是因为有位对公司高度负责但财务专业技术严重不匹配的老板娘(或老板的小姨子、舅妈、姑妈、婶婶、表姐等)所导致的。
算着赚钱,结果为何亏了!
实打实的来说,电池经销商的实际利润空间其实很小,一般3%-5%左右,甚至还有亏本干的。因为经销商极少有算细账的,过高的估计了毛利空间,所以导致了对生意的粗放管理。甚至有老板认为精细化管理不就是这里抠一点那里省一点嘛,只要有钱赚,这点东西算什么。
从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来看,电动车电池行业今后不可能有多高毛利的空间了,信息高度对称、电商兴起之后,直接就是压缩了利润空间,再加上经销商公司糟糕的管理,可见成本和隐性成本又吞吃了很大一块毛利,最后留给老板的,只是很小的一点了。在最近这几年里,一年几千万的业绩流水,最后亏钱的经销商不在少数。
预计在十年以内,即使没有价格战,电动车电池的平均毛利会降到5%以下。也就是说,不是没有生意做,而是没有利润了。若是这个经销生意还想做下去,现在就得提前开始准备了,进行精细化管理、清晰量化各类可见成本和隐性成本,不要再去干亏本做买卖的傻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