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电动三轮车网

电动车行业格局悄然生变

  2013-10-23 阅读:468

  根据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的统计,电动自行车行业已经连续保持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由于电动车技术的“标准之争”尚无定论,生产企业主要按市场的需求来生产。在交易会现场,记者就注意到,很多企业都以速度快作为重要卖点。一家电动自行车整车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说:“速度低了消费者不接受,限速器我们出厂时都安装了,但消费者购买后,也会要求经销商拆除。”

  依据1999年版的国标,只要行驶速度超过每小时20公里就是“超标”车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依照现行国标,目前市场上90%以上的都是“超标车”。

  对于“超标”电动车,有的地方政府没有进行特别管制、有的要求将“超标”电动车按照机动车管理、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采取“禁电”措施。

  马中超理事长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新国标出台后,企业严格按照新的标准组织生产,那么生产出的电动自行车就拥有一个“合法”的身份,否则目前各地尺度不一的执法状况,让企业心理很是没底。

  行业格局已变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此次新国标修改意见稿将电动自行车的时速放宽到了26公里,车重则根据(智动)型、(助动)型、(电动)型型号的不同,分别不超过40kg、50kg、55kg。具体指标由原来的34项增加到了54项,且新的指标均为否决项,即只要1个指标有缺陷均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

  “根据即将出台的新国标,企业生产单车的成本会明显提高。不过,对大企业而言,提升的成本会通过规模效应来化解。而对于小企业而言,由于没有资金实力去改进生产线,只能退出市场。”马中超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其实电动自行车行业在新国标缓慢推进的过程中,市场格局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

  马中超对记者介绍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行业的分化现象已经非常明显。2009年年底,从事电动自行车生产的企业有2000多家,目前能够数出来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不超过80家。而行业前10强的企业,其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40%以上。

  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会长陆金龙对记者表示,2005年江苏共有670多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目前数量则下降为230多家。其中已有400余家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退出了市场。不过生存下来的企业的年产量相较之前已有很大提升。

  而在10月19日南京举办的中国江苏国际自行车电动车交易会上,参展整车企业的数量较之往年也明显下降,仅为30多家。不过前来参加交易会的企业展厅面积则大幅增加。

  企业应对之策

  为了推进新国标的出台,马中超向记者透露,目前已有几家行业龙头企业按照新国标意见稿的三类车型生产出了样车,并交由国家轻型电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验证,以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

  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对于企业家而言,新国标的出台有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使用电动自行车的环境,企业家就可以安心地根据新国标的分类,确定自己的产品线研发产品,并且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和营销。

  倪捷告诉记者,目前在绿源的战略中,国内市场仍然是业务重点,将销售终端下沉至农村乡镇是集团正在推进的工作。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则在论坛现场提示了电动自行车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作为企业家要提早考虑优化产能的问题,同时扩大出口份额。

  就在等待新国标出台的日子里,国内电动自行车企业一方面巩固国内市场这一既有地盘,也开始到海外开疆拓土。

  马中超表示,2012年,轻量化、智能化的锂电电动自行车的出口量已占全部自行车出口量的50%以上,其中出口荷兰的锂电自行车的单价更是高达915美元。

  对于扩大出口问题,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博客,微博)则在论坛上补充强调:“做大国际市场不要一窝蜂的出去,这样容易引起恶性竞争,也容易引起国际上的反倾销诉讼。”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电动三轮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