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厂家通知我又要涨价。不到半年,这已经是第三次涨价了。一边是零售价格不能动,一边是进货价一涨再涨。两头挤压,我差不多是‘卖一辆亏一辆’。这样的店,是开下去还是关门,我真的很迷茫。”4月25日,面对记者,潘克勤满腹苦水。
潘克勤是新日电动自行车吴江市的代理商,在盛泽镇、平望镇开有两家门店。“去年下半年开始,我经销新日公司中标家电下乡的6种型号电动自行车,因为这个品牌有政策补贴。刚开始一个月能卖掉五六百辆,一辆车赚一百六七十块。厂家两次调价后,给我的车一辆涨了160多块,而零售价却不能变。这样卖下去,我要喝西北风了。”眼下,潘克勤陷入两难境地:按原价卖无利可图,提价卖又不允许而且也卖不动。
记者采访苏南、苏中、苏北不同地区的多个品牌家电下乡电动车经销商,发现境况大同小异。南通市的电动车经销商蒋中发说,最近公司来的家电下乡电动车款型至少减少了20%。更有数字显示,当初参加全国十省家电下乡车招投标的企业有200多家,而现在真正参加家电下乡的企业不到原来的5%。
2010年6月,作为家电下乡的新成员,“电动自行车”纳入了这个惠民工程,各方对此普遍看好。政府部门希望借此拉动内需,生产企业、经销商当作新的业务“蛋糕”,农民消费者指望拿到几百块钱的补贴实惠。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仅仅几个月,电动自行车下乡工程便严重受阻。
电动车供货价上涨,用相关企业的话说,完全是迫不得已。新日电动车公司当初曾为电动车下乡工程四处奔走,最终成为电动车下乡的赢家,在全国10个省中标241个型号。公司副总裁胡刚算了一笔细账,因为稀土涨价,电机运行重要零部件的强磁每吨售价从去年的10万元涨到了60万元,加上钢材涨价、工人工资提高,一辆车的生产成本增加150元以上。“家电下乡电动车属于经济型车,利润空间本来有限,现在我们公司80%的下乡车型已无利可图。”
采访中,有经销商告诉记者,第一次提高供货价后,新日公司另外给每辆下乡电动车40-60元补贴。也许是负担太重,第二次提价时,这项临时政策被取消,经销商的压力也由此大大增高。苏州小羚羊电动车有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蔡金健告诉记者,“最近稀土一天一个价,生产电池用的铅价格也在上涨,还有钢材、塑料、铁件、铝合金等涨声一片,下乡的电动车生产已难以维持。”
作为生产商下游的经销商,还有额外负担。小羚羊苏北区负责人马浩东透露,按规定,电动车下乡购车人可以享受车价13%的补贴,最高260元。操作中这部分补贴往往由经销商先行垫付,这既加大了经销商的压力,后期申报过程中还常常会遇到麻烦,因此削弱了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
据了解,苏北五市近60家电动车经销店,15家列入家电下乡工程,每月下乡电动车供应量只有1000辆左右。
我省是电动自行车重要生产基地,也是家电下乡中标主要省份。省自行车协会会长陆金龙介绍,一季度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在700万辆左右,我省有180-190万辆。去年全国144家企业中标,我省本土中标企业47家。“由于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是封闭的,当成本一涨再涨而卖价没有任何松动时,厂家只能选择退出。”
有统计显示,我省电动车下乡中标企业中,已有30多家放弃了这一业务。对此,我省电动车生产厂、行业协会已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希望适当提高下乡电动自行车的零售价格。
然而,作为全省家电下乡主管部门,省商务厅对电动自行车下乡现状则有另一番解读。
该厅市场建设处一位负责人指出,中标我省电动车家电下乡的企业有52家、500多个型号。去年12月真正开始市场销售以来,总体情况基本正常,一季度总共销售家电下乡电动自行车3585辆。在他看来,无论市场发生怎样变化,电动车下乡的零售价都不能轻易改变,这是《招标法》的规定。这位负责人表示,电动车生产厂和经销商要求提高零售价的背后另有原因。比如,有的生产厂当初为了中标,故意压低竞标价格;有的经销商在农村销售原本习惯了以收据代发票,而现在买车人为享受补贴必须开具正式发票,销售商新增了17%增值税负担。这位负责人明确表示,“电动车生产商必须对投标行为负责,经销商也必须做到守法经营。”
电动自行车的下乡路,看来不会太平坦。不过,当下的困局也未必一成不变。有业内人士称,国家有关方面正就这项工作进行调研。至于中标下乡的电动车零售价是否会松动,尚需拭目以待。(邵生余 夏 丹)
(责任编辑: 黄蓉 ) |